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学 > 通知公告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发布时间:2019-02-26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论文标题

磁悬浮微重力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控制器设计研究

学科类别

机械工程

答辩人

陈昌皓

导师

胡业发

答辩时间

201931日(星期五)14:30

答辩地点

机电学院410会议室

简介

微重力隔振平台是一种将科学实验载荷从空间站存在的各种扰动中隔离出来并保证其加速度水平的装置,是高水平微重力科学研究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由于被动隔振主要消减高频振动,对小于10Hz的低频振动的抑制不明显,而主动隔振在被控系统中引入次级振源,并通过特定的控制方法调节次级振源的输出,使其产生的振动可以抵消主振源的振动,从而达到低频隔振的目的。考虑科学实验对低频振动的敏感性以及试验载荷自身引起的振动,主动隔振是载人空间站和科学实验研究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可靠的微重力振动隔离系统,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关键性技术亟待突破。

为了保证载荷级科学实验载荷的微重力加速度水平,本文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间微重力隔振系统,主要对微重力隔振平台的作动器结构设计与输出性能、系统动力学响应特性及结构参数的非线性对其演变规律、控制器设计与优化和主动隔振控制实验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为六自由度的磁悬浮微重力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与控制器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答辩委员会

主席:

郭顺生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委员: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盛步云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王晓光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秘书:

黄芳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论文标题

M50基自润滑材料有序微孔流道设计、制备及摩擦学特性与功能控制机理研究

学科类别

机械工程

答辩人

刘锡尧

导师

史晓亮

答辩时间

 201931日(星期五)14:30

答辩地点

机电学院410会议室

简介

 

金属基自润滑材料因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重载与真空等极端摩擦工况。然而,目前金属基自润滑材料摩擦学研究存在因制备方法与结构设计不足,导致材料强度缺陷及润滑性能调控困难等问题;其次对摩擦过程中软金属等润滑剂塑形流动、铺展机理与摩擦界面的氧化、物相转变等行为探究也不够深入,致使材料润滑寿命不足、摩擦学设计及理论研究匮乏。对此,论文以M50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设计、制备具有微孔流道的摩擦界面结构,将润滑剂制造成形于流道中,以提高材料强度及摩擦学性能。利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规律,阐明微孔流道自润滑材料中软金属润滑剂的析出流动成膜、摩擦相变、氧化及物化反应等对减摩耐磨作用机理,获得润滑行为良好摩擦学功能控制要素,为激光增材制造金属基自润滑材料摩擦学设计及机械零部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与指导。

 

答辩委员会

主席:

郭顺生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委员: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盛步云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章桥新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秘书:

黄芳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论文标题

上肢双边康复机器人轨迹规划与交互控制策略研究

学科类别

机械工程

答辩人

苗青

导师

黎洪生

答辩时间

201931 日(星期五)下午2:30

答辩地点

机电学院410会议室

简介

本研究依托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发展研究基金项目,针对于上肢异步与同步系统的关键共性问题,以两类末端式双边康复平台为实例,深入研究了上肢双边康复机器人轨迹规划与交互控制策略。具体地,通过人体运动学分析对异步机器人训练轨迹定义、空间干涉分析以及系统模型优化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轨迹规划理论研究了同步机器人系统运动控制、柔性交互控制、与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答辩委员会

主席:

郭顺生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委员: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章桥新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盛步云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秘书:

黄芳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论文标题

光伏行业绿色制造工艺决策及绿色评价研究

学科类别

机械工程

答辩人

吴超华

导师

江征风

答辩时间

201931 日(星期五)下午2:30

答辩地点

机电学院410会议室

简介

本论文从绿色制造的功能维度、生产流程维度,产品全生命周期维度、环境影响维度和绿色制造技术支持维度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光伏行业绿色制造生产模型、绿色制造目标决策模型和绿色制造评价体系。基于已经试切的80130180太阳能级硅片,从切削变形力和摩擦力二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固结金刚石颗粒多线线锯硅棒的锯切力与切割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模型表明切片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主要与线锯运动速度、工件进给速度、线锯半径及光伏硅棒长度有关。通过ANSYS 15.0和实例验证,得到结论多线线锯张紧力为25N,走线速度为900m/min,工件进给力为725N,硅片表面质量(Q)最佳。

除上述基于单目标切片工序绿色制造工艺优化外,论文主要以光伏制造企业在多线线锯硅棒时,硅片加工中传统制造目标(Q+C)、绿色制造目标(T+E+R)扩展目标(O)等多目标优化问题,从绿色制造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田口试验法(DOE)、熵值法(EMM)、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FCE)等方法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了评价和排序,最终获得基于绿色制造目标的最佳工艺方案。该研究成果对光伏行业开展绿色制造工艺决策及绿色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辩委员会

主席:

郭顺生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委员: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盛步云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章桥新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秘书:

黄芳            武汉理工大学

 

 

附件下载: